郭泰運和他的木闆年畫
來源:中國網
13歲進入開封雲記門神店當學徒,4年出師,至今,郭老已經從藝木版年畫整整80年。他見證了近代朱仙鎮木版年畫的榮衰轉變,而他手中的年畫也定格了曆史變遷中中
國傳統“年文化”的記憶。
學徒時期的郭泰運(左一)和自己的同伴合影
在郭老看來,這門年畫手藝得益于當年的學徒經曆,老話說“徒弟徒弟三年奴隸”,這說明當時學藝有多苦。每年臘月時節都是他們最忙的時候,那個時期木版年畫相當
的盛行,常常供不應求,由大掌櫃組織他們加班加點熬夜印制年畫是春節前夕的日常景象。
在“雲記”學得手藝後,郭泰運跟師兄也開了一家小的年畫店。雖然隻能根據市場需要随裁随印,但很多人買年畫就爲圖個新光景,再加上各地家家必貼年畫,因此,他
的小店生意也不錯。
郭泰運在自己的工作室内印制木版年畫
爲了讓年畫原汁原味,從選木、選紙、裁紙,到畫稿、顔色炮制、印刷……幾十道工序,郭泰運都要做足做精。對郭老來說,手藝活做不到那麽多,就達不到一定程度。
朱仙鎮木版年畫從宋代至今千年有餘,興盛于明清。據郭老介紹,年畫雖然有它封建迷信的一面,但更多的是有着富貴、如意、吉祥的寓意,反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
種期盼,所以曆朝曆代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春節時都要貼年畫來烘托節日的氣氛。
郭泰運制作的木版年畫被珍藏在開封博物館内
時過境遷,年畫逐漸淡化了原有的作用,現如今人們更多地是将年畫用于收藏和裝飾。郭泰運說,最初自己學做年畫是爲了謀生,但經曆了這麽多年風雨,他的人生也伴
随着木版年畫跌宕起伏,年畫早已成爲他生活的一部分。郭老現在最大的心思就是希望木版年畫這門手藝得到原原本本的傳承。
最新推薦
-
3833 17:31美麗鄉村喀什2020-04-19美麗鄉村喀什
-
4408 00:23:38夢開始的地方【清遠】2020-04-11
-
4591 04:51中國衛視丨專訪孫維民:“每一次扮演總理都是我學習的機會”2019-10-25
-
3182 04:13唐詩逸舞2018-07-19唐詩逸,中國歌劇舞劇院首席女演員,兩屆桃李杯金獎獲得者。在新作《唐詩逸舞》中,她用身體組成失傳已久的符号,一瞬間,形神相通,時空倒轉,唐朝依稀眼前。
-
3348ARTROW·人物|終極向上的攝影藝術家—葉明2018-08-02葉明大畫幅膠片攝影藝術家, 生于五十年代末 ,下過鄉、當過兵、八十年代畢業于深圳大學大衆影視傳媒專業。他的作品除了畫面本身給我帶來的震撼之外最讓我膜拜的是他的作品使用的拍攝工具是810膠片攝影機且未經過任何修圖軟件的修改。讓我見識了一個攝影師對畫面的直接操控能力。
-
3103 04:05夜市:最是人間煙火味2018-07-27在中國,夏季傍晚的夜市上,人頭攢動,人聲鼎沸,是一天之中最熱鬧的時刻。或小吃或燒烤,一張小桌,三五好友,幾杯紮啤,構成了中國夏季街頭最獨特的市井夜宵文化。
-
3097尋找35首搖籃曲2018-07-02chn,中國衛視,衛視,中國,tv
-
7336 03:57歡喜歸來2018-06-20
-
2764郭泰運和他的木闆年畫2018-07-19
-
3295黏土動畫——手藝人2018-07-19
-
3085 04:11紮染:針與線的千年穿梭2018-07-19藍與白是雲南大理的顔色,也是白族人最喜愛的顔色,以藍白爲永恒色的紮染在這裏代代傳承。早在一千多年前,白族先民便掌握了印染技術。從東漢時期的染織之法到盛唐的宮中貢品,發展至今,紮染已成爲頗具白族風情的手工印染藝術。
-
3309 1:15:37最後的大東巴2018-07-02chn,中國衛視,衛視,中國,tv
評論 ( 0)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