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中國人親情的紐帶

2018-07-16 2889 收藏至看單

來源:中國網

 

每年中國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在這一天,中國人會賞明月、吃月餅、看花燈。中國有句俗話說:“民以食爲天”。傳統節日中的特色飲食,可謂是将中國的文化精髓發揮得淋漓盡緻。比如春節吃餃子、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所以,月餅成爲了中秋節的典型符号。

 

    
月餅:中國人親情的紐帶    
 

中秋節最早體現的是中國古人對月亮的崇拜。相傳在中國古代,皇帝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農曆八月十五日當天,月亮會形成又圓又亮的滿月。而這一天恰好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爲“中秋”。從唐代開始,中秋節成爲固定的節日。

月餅本是中秋節時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最初稱爲“胡餅”。月餅這個名字的由來,相傳跟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貴妃有關。傳說有一年中秋,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被美景感染,于是給胡餅起名爲“月餅”。後來,祭月之風傳入平常百姓家。每當中秋之夜月亮升起,全家人圍桌而坐将月餅分食,共享天倫之樂。如有家人未歸也要留下一角,以示全家團圓。“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中國宋朝詩人蘇轼的一句詩,展現了人們在中秋節裏對團圓的渴望。因此,中秋節又被視爲“團圓節”,月餅也成爲了團圓的象征。

中國月餅的種類繁多,按産地分有蘇式、廣式、京式等等;就口味而言,有甜的也有鹹的。月餅除了代表團圓的傳統圓形之外,還有正方、八角、三角等形狀,其内中包餡有冰糖、豆沙、五仁、棗泥、火腿、蛋黃等數十種。如今,随着時代的發展,市場上還出現了冰淇淋、巧克力、水果等新奇口味。除了中國品牌,一些國外品牌也推出了獨具特色的月餅。月餅正逐漸走向海外市場,成爲受歡迎的點心。

每一個節日,都是民族文化長期沉澱的結果。雖然月餅的樣式和口味不斷推陳出新,但是其内涵始終不變。圓圓的月餅,不僅寄托着中國人的濃厚親情和鄉情,更傳承着淳樸而深遠的中國文化。

 

最新推薦

評論 ( 0)

請先登錄 後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