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中國人親情的紐帶
來源:中國網
每年中國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在這一天,中國人會賞明月、吃月餅、看花燈。中國有句俗話說:“民以食爲天”。傳統節日中的特色飲食,可謂是将中國的文化精髓發揮得淋漓盡緻。比如春節吃餃子、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所以,月餅成爲了中秋節的典型符号。

中秋節最早體現的是中國古人對月亮的崇拜。相傳在中國古代,皇帝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農曆八月十五日當天,月亮會形成又圓又亮的滿月。而這一天恰好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爲“中秋”。從唐代開始,中秋節成爲固定的節日。
月餅本是中秋節時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最初稱爲“胡餅”。月餅這個名字的由來,相傳跟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貴妃有關。傳說有一年中秋,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被美景感染,于是給胡餅起名爲“月餅”。後來,祭月之風傳入平常百姓家。每當中秋之夜月亮升起,全家人圍桌而坐将月餅分食,共享天倫之樂。如有家人未歸也要留下一角,以示全家團圓。“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中國宋朝詩人蘇轼的一句詩,展現了人們在中秋節裏對團圓的渴望。因此,中秋節又被視爲“團圓節”,月餅也成爲了團圓的象征。
中國月餅的種類繁多,按産地分有蘇式、廣式、京式等等;就口味而言,有甜的也有鹹的。月餅除了代表團圓的傳統圓形之外,還有正方、八角、三角等形狀,其内中包餡有冰糖、豆沙、五仁、棗泥、火腿、蛋黃等數十種。如今,随着時代的發展,市場上還出現了冰淇淋、巧克力、水果等新奇口味。除了中國品牌,一些國外品牌也推出了獨具特色的月餅。月餅正逐漸走向海外市場,成爲受歡迎的點心。
每一個節日,都是民族文化長期沉澱的結果。雖然月餅的樣式和口味不斷推陳出新,但是其内涵始終不變。圓圓的月餅,不僅寄托着中國人的濃厚親情和鄉情,更傳承着淳樸而深遠的中國文化。
最新推薦
-
3835 17:31美麗鄉村喀什2020-04-19美麗鄉村喀什
-
4410 00:23:38夢開始的地方【清遠】2020-04-11
-
4592 04:51中國衛視丨專訪孫維民:“每一次扮演總理都是我學習的機會”2019-10-25
-
3185 04:13唐詩逸舞2018-07-19唐詩逸,中國歌劇舞劇院首席女演員,兩屆桃李杯金獎獲得者。在新作《唐詩逸舞》中,她用身體組成失傳已久的符号,一瞬間,形神相通,時空倒轉,唐朝依稀眼前。
-
3353ARTROW·人物|終極向上的攝影藝術家—葉明2018-08-02葉明大畫幅膠片攝影藝術家, 生于五十年代末 ,下過鄉、當過兵、八十年代畢業于深圳大學大衆影視傳媒專業。他的作品除了畫面本身給我帶來的震撼之外最讓我膜拜的是他的作品使用的拍攝工具是810膠片攝影機且未經過任何修圖軟件的修改。讓我見識了一個攝影師對畫面的直接操控能力。
-
3105 04:05夜市:最是人間煙火味2018-07-27在中國,夏季傍晚的夜市上,人頭攢動,人聲鼎沸,是一天之中最熱鬧的時刻。或小吃或燒烤,一張小桌,三五好友,幾杯紮啤,構成了中國夏季街頭最獨特的市井夜宵文化。
-
3098尋找35首搖籃曲2018-07-02chn,中國衛視,衛視,中國,tv
-
7340 03:57歡喜歸來2018-06-20
-
2767郭泰運和他的木闆年畫2018-07-19
-
3296黏土動畫——手藝人2018-07-19
-
3086 04:11紮染:針與線的千年穿梭2018-07-19藍與白是雲南大理的顔色,也是白族人最喜愛的顔色,以藍白爲永恒色的紮染在這裏代代傳承。早在一千多年前,白族先民便掌握了印染技術。從東漢時期的染織之法到盛唐的宮中貢品,發展至今,紮染已成爲頗具白族風情的手工印染藝術。
-
3312 1:15:37最後的大東巴2018-07-02chn,中國衛視,衛視,中國,tv
評論 ( 0)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