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過了臘八就是年

2019-01-14 2749 收藏至看單

來源:中國網

 

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類,搭配紅豆、芸豆等豆類,再加上紅棗、花生、蓮子、等幹果,可以熬制出一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臘八粥。在中國傳統的農曆之中,十二月初八日被稱爲臘八節,在這一天,喝上一碗溫熱的臘八粥,感受到的不僅是一身的暖意,更是春節将至的濃濃節日氛圍。

 

山東臨沂的小朋友在辨認制作臘八粥的食材。新華社發(張春雷攝)

 

從炎帝黃帝開始,中國人就在一歲之末、新舊交替之際,用獵獲的肉類祭祀祖先神明,這樣的祭祀稱爲“獵祭”。而在古漢語中“獵”可通假爲“臘”, 因而最後一個月也被稱爲臘月。“獵祭”的習俗後來與佛教的“法寶節”相融合,最終在中國的南北朝時期固定在了臘月的初八,形成了中國傳統的臘八節。人們在一天祭祀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等,以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

 

中國幅員遼闊、物産豐饒,這也造就了各地臘八時節各具的特色的節令食物。

 

 

除了最常見的臘八粥,在安徽地區,人們會吃臘八豆腐;在青海地區,人們則将新碾壓好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做成麥仁飯;而在最會吃面的關中地區,臘八面則取代臘八粥成爲餐桌上的主食。這些食物雖然有着濃厚的地域特征,但相同的是都選用各地最樸素最常見的食材爲原料,這也讓天南地北的人們,都能在這一碗當中,品出辛苦一年過後豐收的滋味。

 

黃山市西遞鎮葉村手藝人制作的“臘八豆腐”新華社發(施亞磊攝)

 

除了糧食做成的各色食物,不少地方還流行着一些獨特的食物。比如華北地區,人們會将新鮮的蒜瓣放入醋中腌制,制成臘八蒜;而在有些地區,人們甚至會在這天吃冰。

 

各種傳統臘味食品洋溢着濃濃的年味

 

臘月八日是中國北方冬季最冷的“三九”時節,臘八的到來也預示着春節的臨近,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臘八一到,就進入了喜慶團圓的春節的周期,喝完一碗充滿暖意的臘八粥,大街小巷仿佛都開始漸漸有了節日氛圍。民間描述春節習俗的童謠就是以“小孩小孩你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一句開篇。可以說臘八就是新春佳節的一幕序曲,臘八過後,人們就開始殺年豬,辦年貨,腌制臘肉,準備慶祝一個歡樂祥和的中國年。

最新推薦

評論 ( 0)

請先登錄 後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